明朝即长路,惜取此时心

——致信21届毕业班学长和学姐

期次:第1061期    作者:本报记者 张前龙   查看:363

(摄影 国际教育学院 赵心怡)


亲爱的21届学长和学姐:

毕业快乐!连雨不知春去,一晴方觉夏深。夏天是相聚时,夏天更是离别时。时间飞逝,好似你们的毕业来得匆匆,甚至来不及让我们告别。不过也罢,正好我们永远不说再见。

或许在人生的下一站旅途中,你们会向别人骄傲地提起你们的母校——江西师范大学。学校缘起于庐山白鹿洞书院,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,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,1953 年改为江西师范学院,1983 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,是江西省本科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。学校先后七次迁址,六易其名,四度调整,砥砺出“静思笃行、持中秉正”的校训,孕育了“爱国荣校、民主和谐、求真务实、开放创新”的师大精神。

我和你们虽然相差两级,可我认识你们!我见过你们,在惟义楼的教室里、在贝壳馆的塑胶跑道上、在图书馆里、在芒果餐厅里。我突然又看见清晨在静湖边低吟浅读的你,那个认真努力的你。我同样听说过你,在“挑战杯”赛事上当仁不让、“互联网+”大赛上干劲冲天的那个你。我知道成功来之不易,因为我同样看到了那个深夜挑灯夜读准备项目的你。

愿有前程可奔赴,亦有岁月可回首。你们奔赴的下一站,会有新的风景,但请别忘了想起心中的师大。想起春天鹅湖湾盛放的紫藤花,鹿鸣园的几只小鹿;想起夏天白鹿岗下的荷花塘,有荷香也有蛙叫;想起秋天惟义楼旁金黄的银杏,叶落街道,你总是忍不住驻足拍照,试图留住秋日;更别忘了冬天长胜体育场打雪仗、堆雪人的你,那时候的你脸颊虽然冻得通红但却止不住欢快地笑。哦!对了,还有静湖边的几只天鹅,最近好像又胖了些,你偶尔路过时总是忍不住喂它们东西吃。

你一定会怀念某个人。或是屋檐下的室友,或是让你受益匪浅的良师,或是与你知心交谈的挚友,甚至或许是食堂某个档口的阿姨、青蓝门的保安大叔。你一定会怀念某一个地方。可能是惟义楼那间你总去上课的教室,可能是自习室你总去背书的一角,可能是你百吃不厌的一家食堂餐厅,也可能是风雨球场上你总爱打球的一方球场。你一定会怀念某个社团或组织。我猜是大学生通讯社,也可能是青蓝文学社、蓝天环保社、京剧社、传播人通讯社……你一定在这里装满了回忆,一出发,满载而行,神采飞扬。

“何日功成名遂了”,返校,“醉笑陪公三万场”。四年前,你们从五湖四海来,如今,你们又将奔赴天南地北去。毕业从不是件值得难过的事,师大校友遍布天涯,时刻与你同行。古往今来,每个师大人都在自己的领域为祖国发光发热。抗战先驱姚名达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个勇赴国难、壮烈殉国的教授,

“姚名达精神”时至今日也依然砥砺师大学子奋勇向前。新时代以来,我校更是人才辈出。2007级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生尹颂,获奖无数,冉冉新星,大三便破格被江西广播电视台录取为正式员工,他点亮了2018年央视春晚井冈山分会场的红色火炬、主持了分会场的演出,并在2019 年主持了央视春晚。2012 年体育特招生吴海燕,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队长,从江西师大到世界杯赛场。2018届毕业生王涛用慎独、慎微、慎初的态度,成功铸就了他的外交梦,顺利进入外交部财务司。还有吴雨初、邓媛媛、谢隽……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就,他们都是江西师范大学的骄傲。十年饮冰,难凉热血。终有一日,你的名字也会被师大铭记。

再逛一逛校园吧,从校名石到正大坊,从校史柱到静湖。再沿着健康小道打最后一次卡,从“勤人坡”到小杏岭。再去食堂吃一碗拌粉,喝一份瓦罐汤。乘着夜色未至,看一看晚霞,橘色的夕阳染红了整片校园的天空。最后,迎着夏日晚风到风雨球场听听夜歌,那或许是青春时代能留下的最好证据。江西师范大学从来不是你的起点,更不会是你的终点。但它会一直伫立在紫阳大道上,随时欢迎你回来,这里是永远的家。

祝前程似锦!